|
“我與祖國共成長•親歷故事”選登 《沙苑記憶》 穆軍平时间:2019-09-18 28年前,我師專畢業,分配到沙苑農場子校教學。剛到農場的時候,我住在學校分的一間簡陋的舊瓦房裏。 一個人住,這間房子倒也算寬敞,既是臥室,也當廚房。來了客人,坐在板凳上,人來多了,就只好坐在牀邊。房子的頂棚緊貼着房樑,是用蘆葦結成的一排排小方格,小方格上鋪着葦蓆,鐵絲一頭綁在屋頂的椽上,一頭穿過席子拴住小方格十字,防止掉下來。四周再用彩紙條糊嚴實。頂棚好看又整潔,可也有一大弊端。就是時間長了,老鼠也就在上面安家了。咬壞東西不說,晚上還常常攪的人不勝其煩。夜晚躺在用兩個長凳支起來的木板牀上,慢慢的睡着了。常常被一陣吱吱的叫聲驚醒。就知道常客來光顧了,猛一開燈,老鼠就倏的一下順着牆角爬上頂棚逃走了。這個時候,也只能關燈繼續睡覺。時間長了,也懶得開燈了,只要弄出點聲響,老鼠就逃走了。後來在集市上買了一盒毒鼠強藥水,晚上睡覺前把瓶口打開,老鼠只要聞到氣味,必死無疑。藥死幾隻後,就再沒有鼠患了。
週末休息,因離家不算太遠,加上當時這兒每天只有一趟班車,早上出發去大荔縣城,下午返回。就算坐上班車,中途下車,離家還有七八裏路,實在不方便。就買了一輛自行車,騎上回家。那時全是土路,加上常年雨水多,尤其是路過西寨街道的時候,雨水順着街道流淌,街上全是黑水,且坑坑窪窪,渾身濺滿臭水,臉上也掛了化,活像唱戲的花臉。 過了幾年,我結婚了,愛人也是教師,也調到了農場,和我在一起教書。學校給我們在家屬區分了一間半瓦房,外帶一個小廚房。我們終於有了獨立的客廳、臥室和廚房,購置了傢俱和彩電,電視機放在吃飯的圓桌邊,也有了椅子坐,這才感到有了家的樣子。 女兒6歲那年,我們搬進了自己出資,場裏統一規劃、建好的帶有庭院的單元式平房裏。獨門獨院,三個臥室,一個大客廳,出了廚房就是餐廳,衛生間的地面和牆上都貼上了瓷磚,裝上了抽水馬桶和洗澡設備,添置了一套涼椅,電視櫃。躺在席夢思牀上,心想城裏人的生活,也不過這樣。 如今,我和許多職工一樣,已從當年低矮、破舊的磚房搬進了農場御林苑小區的四層單元樓房裏。傢俱、席夢思牀、大沙發全是新添置的,電熱水器、空調、冰箱一應俱全。小區冬季集中供暖,環境優美,乾淨整潔。傍晚時分,鍛鍊歸來的老人三三兩兩坐在亭子下的長凳上聊天納涼,車棚裏、路邊車位上,停滿了私家轎車。小區西牆外一排排的車庫已經建成,圍牆、路面硬化、電動卷閘門安裝都已完工,進入小區的電動感應門即將裝好,很快就會投入使用。到時候,小區將實現人車分流,各行其道,互不影響。條件一點也不比城裏差。
三年前,我還花10多萬元購置了一輛小轎車,可以隨時出發,追尋自己的詩和遠方。遺憾的是女兒已經離家去西安上了大學,妻子也隨着子校移交地方政府去了縣城教書。大多時候,小車裏來回也只有我一個人,空空蕩蕩。 28年來,農場發生滄桑鉅變的何止住行,華夏大地又何止一個沙苑農場! |